淮北市教育局-下载凯发k8
意见征集
各县(区)人民政府,各有关单位:
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实施德智体美劳“五大行动”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工作方案的通知》(皖政〔2021〕53号),我局代拟了《实施德智体美劳“五大行动”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现发送给贵单位。
请贵单位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提出反馈意见,于2022年3月4日(周五)下午下班前书面反馈至市教育局(单位主要领导签字并加盖公章)。如无修改意见,请注明“无意见”并进行反馈。
联系人:桂永彬 联系电话:0561-3885162
传真:3885229 邮箱:7449749@qq.com
市教育局
2022年3月2日
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实施德智体美劳“五大行动”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工作方案的通知》(皖政〔2021〕53号),我局代拟了《实施德智体美劳“五大行动”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如有相关建议,请于4月2日前将修改意见发送至邮箱:7449749@qq.com。
联系人:桂永彬 联系电话:0561-3885162
市教育局
2022年3月2日
意见反馈
专家论证
风险评估
公众参与
实施德智体美劳“五大行动”全面提高
育人质量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对安徽作出的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实施德智体美劳“五大行动”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工作方案的通知》,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主要目标
到2025年,“五育并举”要求得到高效落实,德育工作整体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扎实有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常态化落实,爱国主义教育有机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科学的教育质量观进一步树立,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明显减轻,以创新为导向的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学校体育固本行动取得实效,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显著提高。中小学校美育课程刚性管理机制基本形成。劳动教育有效开展。“三全育人”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家校社共育”建设形成特色鲜明的淮北模式。
到2035年,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更加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高质量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科学的教育观、成才观全面树立,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高,教育生态更加优良,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显著增强。
二、主要任务
(一)实施德育铸魂行动。
1. 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进一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常态化开展“四史”学习教育,加强红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校外教育实践场所建设,充分用好淮海战役红色资源,努力把红色基因注入血脉、融入灵魂、化为行动。
2. 创新工作方法,增强德育实效。改进德育方式方法,开齐开足上好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课,组织开发覆盖中小学各年级的优质教学资源。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加强品德修养教育,强化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法治意识养成。统筹校内外德育资源,发挥相关部门、群团组织和社会力量的作用,动员鼓励广大“五老”人员参与和指导青少年德育活动。积极探索建立学生校内外教育实践活动管理信息化、服务一体化机制。
3. 深化课程改革,提升工作质量。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建设,落实“八个相统一”要求,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领航计划。深化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打造思想政治课示范课堂,实现“思政课堂”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实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能力提升计划。实施“劳模·大师进课堂”活动,加强“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建设,提升“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在立德树人中的贡献度。积极对接省级教管服一体化智慧思政大数据平台,完善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建设。
4. 加强主题教育,健全工作机制。以主题教学为抓手,开展淮北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集体备课、教学观摩等活动。发挥淮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辐射作用,建设我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同城联盟;统筹推进区县校德育队伍建设,定期开展淮北市德育论文评比、德育论坛等活动,建立淮北市中小学德育研究发展中心;开展“思政大讲堂”活动,鼓励思政课名师和其他学科的教学名师走上思政讲台,常态化开展领导干部走上思政讲台。
5. 健全工作机制,完善服务体系。开足开好心理健康课程,定期对学生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和建档,试点建立覆盖所有学生的心理健康数据库。分批分期建设市、县、校三级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服务热线系统,加强心理咨询辅导服务,做细做实日常预警防控。强化医教协同、家校协同,建立完善沟通联动机制,完善家访制度,开展精准个性化指导。建立并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库。
6. 完善师资保障,加强队伍建设。合理设置招聘岗位,加大思政课教师补充力度,按规定配足配齐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落实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轮训制度,加强思政课教师等德育骨干培训,做好兼职思政课教师岗前专业培训和新任(转岗)专职思政课教师专项培训。定期组织思政课教师开展思想政治建设专题学习、研讨和教学比赛。建立教育系统领导干部联系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制度。建立健全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与成长激励机制,将其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职称评聘、评奖评优、培养培训和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并在绩效工资分配方面予以倾斜。开展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定期遴选优秀班主任、年度十佳班主任,完善市级名班主任工作室。认真落实中小学德育类职称评审制度,对兼职思政课教师思政学科成果予以认可。
(二)实施智育提质行动。
1. 推进基础教育减负增效。认真落实《淮北市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工作方案》,提升中小学课堂教学质量,实施幼小衔接、小初衔接行动计划,落实“零起点”教学。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举办各学段各学科课堂教学评比活动。加强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五项管理”。进一步提升课后服务质量,提高参与课后服务学生的覆盖率和家长的满意度。实施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巩固专项治理行动成果,严格规范培训机构服务行为,强化常态运营监管。
2. 推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三教”改革力度,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加强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力度,推进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暨“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编写项目建设。对接淮北市“五群十链”产业,优化职业院校布局,动态调整专业结构,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能力。
3. 推进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实施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优化高职院校学科专业结构建设,加强与我市“五群十链”创新发展格局、产业发展导向相匹配的学科专业体系建设。深化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加强与我市经济社会产业发展重要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培养,提升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
4. 完善教育质量保障机制。落实各学段教育质量国家标准。推进高中阶段招生制度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持续推进我市职业教育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修订和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学习过程管理与评价,完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制度体系。落实“五大行动”实验区遴选工作。定期开展教科研成果奖评选和市级“教坛新星”评选。配齐配强各学科教研员。
5. 加快发展智慧教育。完善淮北市智慧教育平台建设,打造智慧学校新生态。聚焦智慧教学,建设智慧课堂系统、市级学业评价系统、网络备课系统、网络教研系统和特色教育资源库,引领教育创新化。聚焦智慧学习,建设个性化学习分析系统、学生综合素质智能评价系统、学生自主学习空间和电子图书资源库,形成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智慧学校生态体系。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为驱动,多渠道增加教育资源供给,构建淮北市特色教育资源库,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全面覆盖。
(三)实施体教融合行动。
1. 提高校园体育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要严格落实学校体育课程开设刚性要求,开足开齐体育课。小学一、二年级每周四节体育课,三至六年级和初中每周三节体育课,高中每周两节体育课。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教学模式,帮助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鼓励孩子进行校外活动,保障中小学生每天校内、校外体育活动时间各1小时。
2. 提高学校体育赛事水平,完善赛事体系。围绕教会、勤练、常赛的要求,教育部门要督促各学校培养各个运动项目的精英人才,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完善校内比赛、校际联赛、选拔性竞赛为一体的市、县、校三级体育赛事体系。创建一批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大力发展校园足球、篮球、排球等集体球类项目。整合各类青少年体育赛事,打通教育和体育系统赛事互认通道。组织优秀体育运动员进校园。
3. 常态开展体质检测,提高健康水平。建立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常态化开展学生体质检测,完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档案;完善中考体育考试办法、试点体育纳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抓好青少年肥胖、近视防控,设立体重和视力日常监控体系,严格管控校园超市,不符合健康安全要求的食品不得进入校园。严格管控学生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要严格落实眼保健操制度,不得压缩或者占用眼保健操的时间。到2023年,力争实现全市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在2018年的基础上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加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使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体质检测优秀率达到10%以上。
4. 统筹整合社会资源,加强学校体育制度保障。各县区完善学校和公共体育场馆开放互促共进机制,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公共体育场馆向学生免费开放,提高体育场馆开放程度和利用效率。统筹学生体育锻炼需要,综合利用公共体育设施与场地。各县区制定实施学校体育教师配备和场地器材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建设体育教师培训基地,建立聘用优秀退役运动员担任体育教师或者教练员制度。健全学校体育运动伤害风险防范和处理机制。
(四)实施美育熏陶行动。
1. 改革美育教学。严格落实学校美育课程刚性要求,开足开齐课程,健全面向人人的学校美育育人机制,缩小城乡差距和校际差距。学前教育开展适合幼儿身心特点的艺术游戏活动。义务教育在开好音乐、美术、书法课程的基础上,逐步开设舞蹈、戏剧、影视等艺术课程。高中阶段开设多样化艺术课程。职业教育将艺术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开设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的拓展性艺术课程。鼓励学校与社会公共文化艺术场馆、文艺团体合作开设美育课程。构建“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艺术审美体验 艺术专项特长”的教学模式。
2. 开展形式多样的艺术活动。建立常态化学生全员展演机制,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常态化、全员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学校每年至少举办一次艺术展演或艺术专项展示。广泛开展班级、年级、校级等群体性展示交流,大力推广惠及全体学生的合唱、合奏、集体舞、课本剧、艺术实践工作坊和博物馆、非遗展示传习场所体验学习等实践活动,遴选优秀学生艺术团参与重大演出活动,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导向,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3. 加强学校美育保障。加大中小学美育教师补充力度,与相关专业机构等社会力量合作,向中小学提供美育教育教学服务。鼓励优秀文艺工作者等人士到学校兼任美育教师。推动实施艺术教育专业大学生支教计划。建好满足课程教学和实践活动需求的场地设施、专用教室。把农村学校美育设施建设纳入地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加强乡村学校美育教师培养,培养能够承担美育教学的全科教师。建立校际教师共享和城乡学校帮扶机制。采取同步课堂、共享优质在线资源等方式,补齐师资和资源短板。
(五)实施劳动促进行动。
1. 推进劳动教育体系建设。落实《中共淮北市委 淮北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开齐开足开好劳动教育课程。在其他学科课程中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形成大中小学衔接贯通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丰富劳动教育资源,实施分学段、分专题的劳动清单。
2. 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发挥家庭的基础作用,注重家风教育,建好“家长学校”,每个学生每年学会1至2项生活技能。结合地域特色、产业新业态、劳动新形态,构建以家校为主的日常生活劳动和以“家庭、学校、社区”多维一体的实践劳动。主动与全市各行业劳动基地和实训基地协同,实现政策协同和资源共享,不断联合开发新的劳动教育资源。
3.加大劳动文化熏陶。每年5月第2周组织开展“学生劳动教育宣传周”活动。结合植树节、学雷锋纪念日、五一劳动节、农民丰收节、志愿者日等开展专题劳动实践,大中小学每学年设立劳动周。组织劳模工匠进校园,通过讲好劳模(匠人)故事、弘扬劳动家风、探索研学(劳动)旅行新模式,挖掘劳动精神,传承劳动文化。开展劳动技能和成果展示、劳动竞赛等活动。遴选发布劳动教育先进典型案例。
4. 提高支撑保障能力。建立以县为主、政府统筹规划配置中小学(含中等职业学校)劳动教育资源的机制,实现县级中小学劳动教育综合实践基地全覆盖。到2022年,在全市范围内遴选一批优秀中小学劳动教育基地;到2025年,各县区至少建立1处综合性学生劳动教育基地。加强学校劳动教育设施标准化建设,建立学校劳动教育器材、耗材补充机制。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成立劳动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建立健全劳动教育教师工作考核体系,分类完善评价标准。在职务评定和岗位晋升工作中将劳动教育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对待。
三、落实机制
(一)加强组织建设。市政府成立由分管负责同志任组长的“五大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统筹谋划、综合协调和调度指导“五大行动”实施。各县区政府要强化主体责任,每年至少听取一次工作汇报,抓好工作落实。各级各类学校校长是直接责任人,深入细致抓好“五大行动”落实。
(二)加强保障制度。各县区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纳入财政预算,加大投入力度,切实保障“五大行动”任务落实。积极开展“五大行动”实验区遴选,教育部门要牵头抓总,制定细化方案,加强案例指导。机构编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为师资配备、职称评审等提供支持和保障。发展改革、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数据资源部门要在规划、用地、项目建设、数字化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卫生健康、文化旅游体育、市场监管、妇联等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共同抓好落实。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支持“五大行动”实施,重视发挥各级关工委和广大“五老”的作用。
(三)加强督导检查。将“五大行动”实施情况纳入对县区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县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考核内容,加强结果运用。各县区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加强调度推进、督促督办。持续提升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和艺术素质测评合格率等重要指标,开展质量监测,强化反馈和指导。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对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的地方、部门、学校及相关责任人,依法依规严肃追究责任。
(四)加强舆论引导。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积极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做好政策解读,引导全社会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人才成长观、选人用人观,健全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在全社会形成共同支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良好氛围。及时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推广“五大行动”的典型经验。
附件:重点任务分工
附件
重点任务分工
序号 |
重点工作 |
责任单位 |
时限要求 |
1 |
进一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 |
市教育局(以下工作均需要市、县人民政府落实,不再列出) |
长期坚持。 |
2 |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加强革命传统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
市教育局,市文旅体局(逗号前为牵头单位,下同) |
2022年底前完成并长期坚持。 |
3 |
持续推进“英模·大师进课堂”活动。 |
市教育局 |
长期坚持。 |
4 |
发挥淮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辐射作用,建设我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同城联盟。 |
市教育局 |
2022年底前完成。 |
5 |
鼓励教学名师到思政课堂上讲课,常态化开展领导干部上讲台活动。 |
市教育局,市委组织部 |
2022年底前完成。 |
6 |
开足开好心理健康课程。 |
市教育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妇联 |
2022年底前完成。 |
7 |
分批分期建设市、县、校三级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服务热线系统,加强心理咨询辅导服务。 |
市卫生健康委,市教育局 |
2022年底,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室建设,实现所有学校建有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室。2025年底完成。 |
8 |
按规定配齐高校思政课教师、辅导员。 |
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
2022年底前完成。 |
9 |
强化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建设一批市级名班主任工作室,培育一批班主任基本功大赛能手,评选一批市级中小学优秀班主任、年度十佳班主任。 |
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 |
2022年底前,出台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方案,启动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计划。2025年前完成。 |
10 |
认真落实大中小学德育类职称评审制度。 |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局 |
2022年底前完成制度设计。 |
11 |
出台基础教育各学段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
市教育局 |
2022年底前完成。 |
12 |
加强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五项管理”。 |
市教育局 |
长期坚持。 |
13 |
进一步提高课后服务质量。 |
市教育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
长期坚持。 |
14 |
实施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严格规范培训机构服务行为。 |
市教育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市场监管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
2022年6月底前完成。 |
15 |
落实教育部 安徽省 关于整省推进职业教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加快技能安徽建设的意见 |
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
2022年6月底前,印发《淮北市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 |
16 |
围绕淮北“五群十链”产业发展集群,优化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推进“专业集群 产业集群”“专业链+产业链”的专业开发建设。 |
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
2022年6月底前,制定《淮北市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工作方案2022-2025年》,对接地方产业发展,完善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 |
17 |
集中力量建设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群。 |
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市教育局 |
2022年立项1所技能型高水平大学。 |
18 |
推进高中阶段招生制度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 |
市教育局 |
2021年开始,序时推进。 |
19 |
积极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教育,实现“云网端”一体化,推进教育行业新基建,加快智慧学校建设全覆盖,丰富智慧教育应用场景,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 |
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数据资源局 |
2022年底前完成。 |
20 |
提升优化省资源应用平台功能,加快建成覆盖各年级各学科的优质数字资源体系。 |
市教育局,市数据资源局 |
2022年底前,完成义务教育优质数字教学资源和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各学科必修内容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工作。2024年底前完成。 |
21 |
面向教育领域核心治理场景,推进一端统管,加快业务系统的架构治理和数据共享,推动高频教育服务事项“掌上办”。 |
市教育局,市数据资源局 |
2022年底前,完成5项高频教育服务“掌上办”事项。长期坚持。 |
22 |
推进体育锻炼家校共育,鼓励家长引导孩子进行校外体育活动,保障中小学生每天校内、校外体育活动时间各1小时。 |
市教育局,市文旅体局、市妇联 |
2022年底前,严格落实体育课程开设刚性要求,确保中小学生每天校内体育活动1小时;加强家校共育,鼓励家长引导孩子每天进行校外体育活动。2025年底前完成。 |
23 |
抓好青少年肥胖、近视防控,降低学生肥胖发生率,到2023年,力争实现全省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在2018年的基础上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 |
市教育局、市卫生健康委、市文旅体局,市市场监管局 |
2023年底前完成。 |
24 |
实施体育教师配备和场地器材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
市教育局,市文旅体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
2022年底前,从我市优秀运动队退役运动员中选拔一批学校体育教练员。2024年底前完成。 |
25 |
落实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基本标准,积极破解城区学校体育场地“用地难”问题,提高农村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达标水平,完善学校和公共体育场馆开放共享机制。 |
市教育局,市文旅体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局 |
2022年底前,出台破解城区学校体育场地“用地难”问题措施。2025年底前完成。 |
26 |
建立常态化学生全员展演机制,每年举办一次市级中小学生综合性艺术展演,县区和学校每年至少举办一次艺术展演或艺术专项展示,鼓励举办跨校、跨区域艺术展演交流活动。 |
市教育局,市文旅体局 |
2022年底前,推进全市中小学生艺术年度专项展示展演和中学生合唱专项展示展演活动。长期坚持。 |
27 |
实施美育教师配备和场地器材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
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
2024年底前完成。 |
28 |
建好满足课程教学和实践活动需求的场地设施、专用教室,加快配齐农村学校美育设施、器材,鼓励高校与所在地政府共建共享艺术场馆。 |
市教育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自然资源局 |
2025年底前完成。 |
29 |
丰富劳动教育资源,实施分学段、分专题的劳动清单。 |
市教育局 |
2022年底前完成。 |
30 |
发挥家庭的基础作用,树立崇尚劳动的良好家风,鼓励孩子每年有针对性的学会1到2项生活技能,把劳动教育纳入“家长学校”指导内容。 |
市教育局,市妇联 |
2022年底前完成。 |
31 |
发挥社会的支持作用,积极协调和引导企业公司、工厂农场等组织开放实践场所。 |
市教育局,市总工会、市农业农村局 |
2022年底前,遴选一批市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长期坚持。 |
32 |
建立以县为主、政府统筹规划配置中小学(含中等职业学校)劳动教育资源的机制,加快实现县级中小学劳动教育综合实践基地全覆盖。 |
市教育局 |
2022年底前完成。 |
33 |
加强学校劳动教育设施标准化建设,建立学校劳动教育器材、耗材补充机制。 |
市教育局,市财政局 |
2025年底前完成。 |
34 |
开展“五大行动”实验区遴选,市财政给予资金奖补。 |
市教育局,市财政局 |
2022年底前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