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教育局-下载凯发k8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市教育局 发布时间:2021-11-16 19:03 字号:

教育督导办公室20211018至21日,对淮北市直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进行了实地监测评估此次监测评估共核查市直义务教育学校17校区21个) ,其中小学7校区10个)、初中3校区4个)、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完全中学2所、特教学校1所

专家依据教育部《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国家督导评估认定工作规程》《安徽省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实施细则》以及淮北市政府教育督导办《关于做好市直义务教育学校优质均衡督导评估相关工作的通知》,通过实地查看、核查材料、推门听课、随机访谈、网络问卷等方式,深入学校核查淮北市属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实际情况。

一、主要指标达成情况

一)资源配置

《办法》规定,资源配置评估有7项指标,重点评估县域义务教育学校在教师、校舍、仪器设备等方面的配置水平,同时评估这些指标的校际均衡情况。实地核查截至202110月市属部分小学和初中有7项指标均未达到评估标准现象。

二)政府保障程度

《办法》规定,政府保障程度评估有15项指标,重点评估县级人民政府依法履职,落实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要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工作成效等,均须达到相应要求。

经核查和访谈淮北市直小学和初中政府保障程度15项指标中基本装备配置标准(涉及功能教室、教学仪器、设备、器材、图书等的配置)、音乐专用教室美术专用教室办学规模、班额、教职工编制和岗位配置、教师交流轮岗等6项指标没有达到标准外,其他指标基本达到了规定要求。

(三)教育质量

  《办法》规定,教育质量评估有9项指标,重点评估县域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学校管理水平、学生学业质量、综合素质发展水平等,均须达到相应要求。

经核查访谈和问卷淮北市直小学和初中教育质量9项指标中,初中三年巩固率、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教师培训经费安排3项指标达到要求;所有学校制定章程实现学校管理与教学信息化、教育信息化运用、德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3项指标基本达到要求课程开设和教学及实践活动、无过重课业负担2项指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标准。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大班额大校额问题严重

小学校区存在班额超过45人的班级,超额班级总数为395,初中校区存在班额超过50人的班级,超额班级总数为179,大班额大校额问题较严重。

  (二)办学硬件配置缺差

一是资源配置7项指标中,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3项指标,个别学校还不达标,办学基本条件中,专用教室、公共教学用房和生活用房不足,或配置标准过低,教学仪器、设备、器材、图书数量和种类不足,不少学校没有书法室、语言教室、劳动教室、少先活动室、德育展览室和卫生保健室,心理辅导室条件有待提高。

(三)教师队伍建设存在明显短板

一是缺编现象严重。初中10个校区有6个校区专任教师不足,总共缺编109。二是教师专业结构不合理。首先是音乐、体育和美术教师缺差较多,市直小学(校区)音体美专任教师缺差67人。三是教师交流轮岗工作有待加强问卷调查和随机访谈的结果显示,市直小学和初中符合交流轮岗条件的教师,有待进一步加强。

另外学校管理和办学行为规范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学校安全防护体系不够健全。

三、督导建议

(一)增加学校学位供给,尽快消除大校额大班额

一是市政府将学校建设纳入到城规划优化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市政府及教育、发改、财政、住建等部门要尽快落实城区学校项目建设规划,加快推进新建和改扩建步伐,消除城区学校的扩容压力,尽快满足学位供给是要努力办好农村薄弱学校和城区新建学校,从源头上减少城区大校额大班额现象。是要推进招生入学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学籍管理,对城区招生片区要根据学位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对小学和初中平均班额超过45和50人的学校,要规定其不得接收转学生,以促进生源的合理均衡,避免大量学生集中在少数热点学校,造成大校额大班额问题。

(二)加大硬件配置力度实现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达标

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积极调整和优化教育支出结构统筹考虑城镇化推进因素,根据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指标和《安徽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2017年版),对照各校问题清单,实行“一校一策”,尽快帮助学校补齐办学硬件短板,有效解决教学及辅助用房体育运动场馆面积、专用教室和生活用房数量和面积不达标,教学仪器设备图书数量和种类不足,设备老化、陈旧等问题,实现项项达标和校校达标。要重点加强薄弱学校、大规模学校建设,进一步提高学校标准化建设水平,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硬件保障。

(三)统筹教师资源配置,优化教师队伍整体结构

市教育、编制、人社、财政等部门要统筹合作,加大市直学校教师资源优化配置力度,推进教师队伍优质均衡发展。一是积极创新教师补充机制,充分利用好教师编制“周转池”制度。根据生源变化情况,不断完善区域范围内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年度动态调整机制通过招聘新任教师和调剂教师富余学校的编制等方式,为缺额的义务教育学校补充教师,确保消除学校自聘编外教师的现象。二是尽快改善教师专业和年龄结构,特别要缓解教师学科结构性缺问题着重做音乐、体育、术、科学、心理健康教育、劳动教育紧缺学科教师配备和培养工作确保学校开齐开足国家课程,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三是扎实开展教师交流和轮岗工作在生活待遇和职称评定上加大交流和轮岗教师倾斜力度,打破校际壁垒,畅通校长和教师交流轮岗渠道,特别要引导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薄弱学校和新建学校流动积极推动强校带弱校,建设区域教师发展共同体,实现优质教师资源的共享和均衡配置

(四)落实五育并举要求,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一是增强责任意识和担当能力。要让学校领导认识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特别关注德育工作、文化建设、课程开设、教师队伍建设、课业负担,是抓内涵、提质量的国家工程,要真正提高政治站位,自觉担负起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的责任和使命,全力抓好硬件达标和内涵提升。要切实端正办学思想,转变教育理念,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切实纠正“唯分数”和“唯升学”的倾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二是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加强师生员工文明卫生教育,确保校园干净整洁,清新爽目,无卫生死角根据学校的办学宗旨、办学理念、办学目标,校园文化进行整体设计在此基础上进行具体布置和实施。增强师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使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一训三,形成一种共同的校园精神和文化追求三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科学编制课程表,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特别要开齐开足开好音乐、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课程,提高功能室和图书的利用率,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培养学生健康体质、审美情趣劳动习惯。四是引导教师树立正确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式和教学过程坚持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学生认知和情感体验,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全面促进课堂教学提质增效五是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科学安排作息时间,确保学生每天有充足的休息、睡眠时间,确保学生每天在校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规范作业和考试管理,杜绝违规布置作业、使用教辅资料和公布学生考试成绩的现象,认真落实“双减”、“五项管理”和“5 2”课后服务要求和规定,确保课后服务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切实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

五)织密校园“防护网”,增强学校安全防范能力

一是及时查找不足,做细做实校内安全卫生管理。加强“三防”建设,坚持常态化防疫,落实校园24小时值守制度,规范使用安保器材和设备,对校园实行全封闭管理要定期对教室、宿舍、食堂、图书馆等人员密集场所和实验室、配电、校园内施工现场、老旧房屋等重点区域进行全面排查,对发现的风险点和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整改。二是落实联动机制加大学校安全卫生监管力度。要督促教育公安、综治卫生、食监等部门积极协调配合,强化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整治商贩摊点,疏通学生上下学通道执勤民警要履行校园周边“高峰勤务”和“护学岗”职责,学校要积极组织学校安保人员、教师和家长志愿者等,配合执勤民警做好上下学时段校门周边防控工作,确保重点时段、重点部位安全可控。

 

网站地图